就团队而言,合作还是协作?合作与协作,都是共同做事的一种方式。团队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聚集起一群人,共同做事。合作与协作,都讲究分工,但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区别一:主、被动关系不同
团队层面看主、被动关系。
合作方式下的分工,工作界限明显;团队成员讲究长处互补,通过各自资源或技能的搭配,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以实现团队的目标。团队目标的实现,取决于承担各项工作的团队成员;如果团队成员选择不当(表面上是团队作业,实质上每项任务的达成还是取决于个体成员),往往会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。合作方式下的团队成员,工作中主、被动关系不明显;或者说都是主动关系,即负责和关注各自任务的完成。
协作方式下的分工,工作界限同样较明显;团队成员除了讲究长处互补外,更强调守望互助、协同作战。协作方式下的团队成员,工作中存在主、被动关系:每个人同样负责各自任务;同时关注他人任务,准备随时施以援手。协作方式下的团队成员会有一种很强的意识:我的任务完成的再好,未必能达成团队的目标;团队目标的达成,依赖于每个任务的完成。
个体层面看主、被动关系。
从个体而言,合作方式下工作又是被动的:即更多关注自己的任务,任务范围来源于团队的分工。协作方式下主动性更强:除了关注自己的任务,主动将自己定义为其他任务的协助者。
“打援”是常见的军事团队作战行为。A部队负责进攻,B部队负责打援,责任分工明确;进攻成功,打援成功,战斗成功。实战中,战场情况是瞬息万变的。如果A进攻失利,被反攻击;B是继续遵守打援的分工,还是助攻A成功。一种情况,A失败,B成功;论功行赏,A领罚,B领赏,但战斗失败。另一种情况,B助A成功,B失败;论功行赏,看领导,但战斗成功。
区别二:利益诉求不同
合作与协作,表面都是追求团队的共同利益;从个体而言,合作方式下的利益诉求更多是利己;协作方式下的利益诉求更多是利他。
利己的利益诉求背景下,团队成员如果都能顺利完成任务,皆大欢喜:团队目标达成,个人利益保证;如果团队成员中某一个人没有完成任务:不但团队目标达不成,而且可能引发团队矛盾。强调合作的团队,因为这种利己的本质,无论是成功与失败,最终都可能导致团队的分崩离析。小到工作团队,大到公司合伙人;团队的失败很多时候是利己主义在作祟。
利他的利益诉求背景下,团队成员也许会有的人没有完成任务,也许大家都完成的很好;团队的目标也许会实现,也许没有实现。无论目标结果如何,确定的是,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中加强;这种团队最终一定是会成功的。“成则举杯相庆,败则拼死相救”,讲的就是协作精神。
合作是团队存在的基础,合作重在互补,这是团队领导组建团队的识人之道;协作是团队成功的条件,协作重在互助,这是团队领导管理团队的用人之道,也是团队成员的工作之道。
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团队的成功,团队的成功取决于每个人的成功,每个人的成功在于帮助他人成功。